台灣羽球發展
1945年 |
起源於大陸人士移居台灣而開始發展,1945到1956年是台灣羽毛球運動的初期發展階段,後來傳到臺北,然後在圓山迅速發展 |
1956年年底 |
中華全國羽球委員會-第一個台灣羽球組織創立,同年中華全國羽球委員會舉辦了每年一次的台灣羽球團體錦標賽 |
1957年9月 |
中華全國羽球委員會加入了國際羽聯 |
從此台灣羽球運動在國際羽聯的組織領導下,進入了發展時期,之後,各縣市陸續成立羽委會,至今台灣全省已有二十多個羽球相關協會,並興建了許多羽球館 |
|
1958年 |
"幸運"牌羽球-第一個台灣國產品牌羽球自製成功 |
從此改變了羽球長期進口的狀況,為台灣羽球發展跨出了一大步 |
|
1969年 |
"勝利"開始生產羽球器材,羽球運動開始深入發展 |
經歷了十多年的苦心經營,台灣的羽球運動開始普及 |
|
1973年 |
中華全國羽球委員會改稱為現在的中華民國羽球協會 |
70年代是台灣羽球運動的轉折點,群眾基礎已漸漸穩定,技術水平也開始上升,有關部門開始把羽球運動列為重點發展的體育項目之一 |
|
1980年 |
1980年開始,臺北市每年都舉辦"臺北國際羽球名人賽",多國高手都會前往參加 |
1983年 |
國際羽球將"臺北國際羽球名人賽'正式納入每年系列賽的一站 |
為提昇競技水平,開始舉辦台灣單雙打排名賽及區運會羽球團體賽 |
|
除羽協主辦的比賽外,民間團體也開始舉辦,如清晨杯,民主杯,總統杯,青年杯等 |
|
開始培養羽球重點學校:臺北德明商專(我的母校),臺北商專,北一女,虎尾高中,西螺商工,高雄高工 |
|
1984年 |
羽協創辦了中華羽球雜誌 |
1985年 |
台灣的羽球A級裁判已有51人 |
1985年 |
香港羽球總會舉辦了邀請賽,參加隊伍有臺北,大陸,菲律賓,泰國,香港,這是兩岸民間羽球的正式開端 |
80年代是台灣羽球運動的的提昇期 |
|
1998年 |
中華民國全民羽球發展協會成立 |
2007年 迷町羽球隊成立
2008年 迷町羽球用品成立
留言列表